我们在VFX Pull的时候能干点啥
我们在VFX Pull的时候能干点啥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本篇献给我们的好伙伴调色师飞仔

在小黄灯不断更新的这几年,小编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工作流程,不过一直以来有一个看似简单但又复杂的问题在困扰作者所在的DI部门,那就是VFX Pull。

VFX Pull是啥

简而言之,出素材
你要问怎么素材,一个基础的概念,原进原出。当然不是说要你拷贝这么简单,yjyc表达的重点在于,尽量少地对画面进行影响,同时发挥DI该有的能力,完成对原始素材的加工,为VFX部门提供其所需的各个镜头。
此时,通常我们会关心以下几个方面:
  • 输出的画面格式/编码
这一步通常不会有过多的疑问。对于VFX部门而言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处理原始素材(RAW档),关心他们原本是什么样子。处理这些RAW档正是DI通过使用达芬奇最擅长的能力,这中间毕竟会涉及到RAW应该长什么样子,这是DI理应负责的事情,因此我们首先只需与VFX的小伙伴确认好他们需要什么编码,例如最为常见的OpenEXR;
  • 画面尺寸的处理
VFX天生对画面尺寸更为敏感,RAW档动不动就拍8k 12k的时候对于VFX而言只能😒一番。那对画面尺寸做下变换的任务交给DI进行是一个很自然的事。例如最为常规的2k等宽计。
  • 画面内容的处理
敲黑板了。这里指的是,两个灵魂拷问:画面要不要带上PTZR;画面要不要带上变速。道理我们都懂,这些操作应该交由VFX来处理,一旦DI对画面进行了这些调整,开弓是没有回头箭的。在相对严格的制作流程下,也不应当产生这样的需求。然而实践中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话,那只能说请慎重考虑。
  • 画面色彩的处理
在VFX制作内容不太复杂的前提下,画面色彩无论“Log”还是“709”,交给VFX然后以“原本的色彩”回到DI,基本上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。可一旦制作体量庞大起来,甚至需要对前后镜头严格匹配等等时候,我们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应该对画面进行“预调色”,更准确地说是“neutral grade”。
  • 交付规则
即以一个特定的文件夹层级结构,一个统一规范的方式整理好这些镜头,交给VFX部门。具体实践起来,主要在于文件夹层级如何划分更为合理,这中间还会涉及到镜头号的存在这个问题。每个镜头如果只是一波输出完拿个硬盘拷走,那就不会有今天这篇文章了。

准备进入正题

对于交付这个环节来说一个很难忽略的步骤是,搞清楚每个镜头谁是谁。
对于VFX而言,每个镜头的识别与DI不同的习惯是,更关心它的镜头号,以及其帧数。对于一个合理的Turnover流程而言,是需要上游环节(通常会是剪辑/视效剪辑)整理好输出所需时间线,收拾好VFX所需镜头,并去掉所有效果,包括转场、变速,更细致一些则需要预留所需handle,输出EDL和参考小样,交给DI。
随便问两句,这些镜头如果在VFX体系下已经没了原始的镜头文件名(例如A001C001_210501_RSX1),如有任何疑问,需要DI进行必要的排查时,DI怎么知道它是谁?镜头做好了给回DI,如果没有管理对应的原始RAW档,如有任何疑问,DI怎么知道它是谁?
那即便是VFX的小伙伴说,没关系我们不麻烦你们在交付的文件中体现镜头号,DI也有足够的理由,以镜头号为依据,管理好给出去的Plate。
所以在交付时,将镜头号体现为文件/文件夹名称,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。

那么镜头号是从哪儿来呢

目光看向上游,通常DI的上游环节是有足够的理由和条件,来对每个VFX镜头做管理的。也就是说,至少在DI开工前,镜头号这个名字其实已经起好了,而通常会在交给下游部门的参考小样中会烧到画面上。
那么懒惰如我,既然已经有人给每个镜头命过名了,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就行。

好家伙 今天的正文终于展开了

在时间线中为每个赋予特定名称这个事,我们曾经历了三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 - 手工业时期

开始之前,我们需要了解达芬奇的一个特点:
notion image
我们很容易遇到时间线两条片段其实对应了媒体池中同一个素材,但需要分别需要起两个不同名字的情况。如果使用metadata中各种丰富的字段来填写这些名字,就不能实现各自分别独立。
当时曾有人想到生成子片段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,代价就是需要在遇到这种情况时,将片段拖拽回媒体池中一个新的Bin,然后再把这个子片段拖回时间线,即可使其独立出来。
你问我名字怎么写进去,那就是手写啊……显然这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,问谁都会选择拒绝(如果可以的话)。顺便,这样的手工操作还会带来不必要的意外出错的可能性。

第二阶段 - 半自动时期

那么之前已经说过了,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上游环节已经起过名字这个结果
当时我们的实践方案自然先得是联系上他们,拜托以任何他们方便的方式来将这些编号导出(也不要太麻烦人家咯),然后再自行想尽各种办法把这些名称提取为可编辑的文本。
那怎么把这些名字塞进时间线每个片段里,并且还可以保持各自独立呢?从达芬奇12.5到14之后,经过各种脑洞大开的尝试,我们终于发现EDL里头的 EDL Clip Name 可以携带进时间线,并且能保持其独立存在,以及可以通过百分号也就是 %EDL Clip Name ,将其烧录,以及最关键的作为输出路径。
虽然不敢说这个方法是原创,或唯一一个“发现者”;但至少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应用这个特性的小di了。
随后我们想到了Excel。Excel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可以自己写VBA来搞定EDL的导入与导出。
notion image
我们把时间线整理检查ok之后,导出EDL扔进Excel这个模板,粘贴镜头号并简单核对,点击导出,再把EDL扔进达芬奇就完事了。

第三阶段 - 全自动时代

其实到这个时候已经很方便了,命名镜头号这个事情已经不再成为一个负担
但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这个操作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好几步,提取镜头号这个过程全靠大家的聪明才智,并且中间会有很多可能会因为操作问题导致出错的情况;以及楼上我们提到的,如果VFX因为各种缘故,需要DI输出带位移缩放变速的镜头时,用EDL就凉了。
辣么有什么更厉害的解决方案呢
notion image
所以现在就出现了招*(至少目前为止)
只需上游给到 xml ( pr / fcp7 ) / avid txt / fcpxml (甚至可以不断扩展其功能),其中携带了以镜头号为内容的字幕或别的名字,且与所属镜头IO点能尽可能准确对应(手滑放歪了不准确都行),也就是说,导出输出参考小样的这个时间线给我们,我们就能用这个工具,把镜头号提取出来塞进时间线中现成的片段上,如果有哪个镜头不对劲就会添加片段颜色以示区分。
不用来回导入导出,不用为了这事进行任何额外的编辑操作,只要确保conform一切顺利,点几下就可以把镜头号写上去。
毕竟省下来的时间就是为了让大家进行人工检查核对,确保无误后即可按任何方便的方式进行输出。

就这?

对啊,这就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,我们与“以镜头号命名”这个小事纠结几年的一个过程…如果你都读到这里了,说不定也是有诸多故事想要分享。
差点忘了,上述终极工具的主要作者并不是我,而是我们的好伙伴 #调色师飞哥,我只在其中贡献了为数不多的代码而已。
所以工具的分享…自然就么有了,相信有研发能力团队自然可以为DI的小伙伴们解放更多生产力,用有限的工作时间,做更多应当做的事。
daily dreamy袋装达芬奇